夜间
笔趣阁 > 大宋文魁 > 第201章 定西夏策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黄寿取回了地图,帮着挂在了墙上。


“官家,请听臣分析。”


黄寿是第一次见赵祯,刚开始以为是张唐卿的好朋,直到听到张唐卿喊官家,黄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。


“出去守好门。”


黄寿刚不跌的爬了出去,自从跟着张唐卿,他第一次见到皇帝,没有尿裤子就算不错了。


“嘿嘿,让官家看笑话了。”


赵祯示意无妨。


张唐卿指着银州的位置说道:“银州,扼守衡山,交通府州,如果银州一旦失守,将会把府州孤立在黄河西岸,府州危。”


赵祯说道:“枢密院也有同样的结论,但银州易守难攻。”


“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,如果我是李元昊,肯定会想法子拿下银州和府州,把我们大宋的势力,彻底赶出黄河以西,整个黄河几字形最富裕之地,就会成为西夏的囊中之物。”


黄河百害,唯富一套,这是后世非常有名的一句话,但在大宋,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河套平原的富裕程度,以为长城以外全是蛮夷之地。


赵祯指了指,问道:“你是说这里?”


“对,兴庆府向北。”


“李元昊应该不敢挑衅我们大宋吧。”


“至道二年,李继迁率军攻打灵武,咱们大败。”


至道二年,指的是赵祯的亲爹当政时期,被李德明的亲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,被迫割让了夏、绥几州,这是宋真宗最被诟病的割让土地。


“咸平五年,李继迁攻陷灵州,改名西平府。”


“咸平十年,李继迁攻陷凉州,截断了我们和西域诸国的联系,并且禁止西域诸国向我们供应马匹,咱们的骑兵一蹶不振。”


“李继迁死后,李德明虽然没有攻击大宋,反而是向西方发展,但是,李德明却在河套平原左近筑城,就是现在的兴庆府,官家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”


“但李德明快死了,有野心又如何?”,赵祯反问道。


“李元昊,效其祖。”


张唐卿的这句话是说,李元昊,和他的祖父很像。


赵祯被惊的目瞪口呆,李元昊和李继迁想象,这是大宋枢密院的共识。


张唐卿指着肃州等地,继续说道:“继续向西,已经没有多少价值,对西夏来说,得不偿失,兴庆府要想控制更大的土地,也力有不逮,止于玉门关,已经是极限,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不二法宝,在对外战争过程中,李元昊能逐渐的掌握西夏国权力,把和他不是一条心的人,全部消耗在战场上。”


“你的意思是说,西夏下一步会南下或东进?”


“对,但是东进的可能性不大,因为辽国和西夏一样,骑兵都很厉害,西夏占不到便宜,即便是占到便宜,付出的代价也很大。”


“所以,西夏只有南下一途?”


张唐卿点了点头,表示认可。


“那怎么办?”


张唐卿伸出两根手指头,“臣献两策。”


“哪两策?”


“借刀杀人,整军备战。”


“何谓借刀杀人?”


“搅乱西夏国局势,利用西夏国王子争王位之机,让西夏国的王子们打出狗脑子,哪怕最后李元昊胜出,也能削弱西夏国国力。”


“他们已经在争王位了,没见动刀动枪的开战啊。”


“官家,如果你册封一下李德明其他几个儿子,就是不册封李元昊,你说会发生什么事?”


张唐卿的计策很简单,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用这条毒计。


李元昊是长子又如何?但宗主国册封了其他几个王子,让其他王子的地位凌驾于李元昊之上,王子的野心会更大,王子拉人占地盘更加师出有名,李元昊想不动刀兵就解决他的弟弟们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此计,很可能会引起西夏国内的内战。


当然,此计也不是没有风险,如果李元昊利用雷霆手段,肃清了国内的反对势力,北宋要承受西夏的怒火,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会非常大。


然而,风险大,收益也会更大,就看赵祯如何选择,或者说,就看刘娥和东西两府怎么选择。


赵祯张着大嘴,吃惊不已,思索了一炷香时间,才颓然道:“相公们都是有德君子,不会同意插手西夏国事。”


“如果官家说,为了给西夏国主祈福,为西夏国主冲冲喜而册封他的儿子们,你说,政事堂的相公们会不会同意?”


张唐卿的这种说法有点牵强,只有册封子嗣这一招冲喜吗?


张唐卿抓住了当今士大夫集团的一贯尿性,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,只要有一个借口,相公们能在这个借口之下,干出更龌龊的事情。


赵祯犹豫不决,说道:“朕再考虑考虑,整军备战是什么意思?”


“臣去银州,当整饬银州左近军备,打击亲近西夏的宵小,如果李元昊成功登顶,要对银州、府州下手,臣定会帮官家守住银州,使银州成为西出的桥头堡之一。”


还有一点张唐卿没说,整军备战,除了整军以外,还有备战,而备战的关键就是提升武器装备质量和数量,用武器装备,把西夏国压死。


这一切,都建立在李元昊成为西夏国主的基础上,张唐卿防的也正是这一点。


赵祯没有给张唐卿任何答复,因为赵祯自己做不了任何决定。


张唐卿也不是要赵祯的答复,而是要在赵祯心里埋下一颗种子—张唐卿很牛逼。


从三月份到八月份,张唐卿没有再关心过其他任何事情,而是把所有的精力,都放到了苦读上。


红袖添香,当真是人间乐事。


王柔三女,好像是划分好了时间段,每天都会有一人过来帮张唐卿磨墨倒茶。


王红挺着大肚子,一脸幸福的磨好墨,坐在旁边拿起书看了起来。


王红的文学修养极高,自小就被青楼当做未来的大家培养,所以,在有些张唐卿搞不懂的地方,还会和王红探讨一番。


自从王红成为张唐卿的滕妾后,兰子彻底没有了好日子,每日被王红逼着学习琴棋书画,苦不堪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