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宋文魁 > 第647章 张党的家底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张唐卿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,经过宋守约一提醒,张唐卿好像发现真是这么一回事。


忽然,张唐卿想起来一个细节。


当时,张唐卿的师兄弟进京这件事,不是张唐卿谋划,而是赵祯主动提出来的。


难道,赵祯希望自己成为一党?


要知道,保守派和新政派已经水火不容,虽然双方各有胜负,但总体来说,吕夷简联合了夏竦,保守派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新政派。


如今两派之间忽然进入了平静期,难道,就是因为张派的崛起?


“不,我没这么大的能力,背后有一支推手。”


张唐卿的目光,看向了宫里。


“宋兵部,我入宫一趟。”


看着张唐卿急匆匆入宫,宋守约满意的点了点头,聪明人,真是聪明人啊,能从一条条蛛丝马迹中发现事情的关键,不枉老夫硬撑着帮你。


张唐卿急匆匆的入宫求见赵祯。


垂拱殿内,张唐卿问道:“官家,臣曾经送给您一本《算学初探》,不知可否给臣一观?”


张唐卿抬起头,看向了赵祯。


忽然,张唐卿从赵祯的御桌上看到了他曾经用过的教具—三角形。


张唐卿随即苦笑道:“官家,算了,臣已经明白了。”


赵祯看到张唐卿盯着他桌子上的三角形,就知道张唐卿已经猜到了他的目的。


“朕观爱卿的《算学初探》,虽然不明所以,但朕发现了爱卿的某一项观点很正确,朕实验了无数次,都无往而不利。”


赵祯拿过三角形教具,继续说道:“朕从小接受的帝王之术,就是两党相争,朕居中协调,不至于某一党做大,但朕看到三角形后,突然发现,既然历代帝王都懂帝王之术,都会让两派争斗,为何还会出现改朝换代之事?”


“所以,官家就觉得三角形的稳定性,可以尝试用于朝政?”


“然也,目前来看,效果不错。”


“孙敬雪进京,臣的大师兄提举五房公事,都很容易在政事堂内通过了,再加上薛奎和宋守约,这是官家为臣置办的家底吗?”


赵祯哈哈笑了起来,笑够了,才说道:“非也,朕出手,不会就这么点东西,除了你的师兄弟和同年以外,朕还准备了其他东西。”


“臣能否问一问还有什么?”


“薛奎、宋守约已经老迈,他们不足以支撑你张唐卿走下去,但他们必须给某些人占好位子,韩琦、文彦博、曾公亮、庞籍、包拯,都会成为你得力的助手。”


张唐卿脑子里差点就短路了,天啊,未来的宰辅,辅佐于我?难道赵祯不知道这是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吗?


是的,他不知道,他只知道张唐卿目前力量很弱小,他就要在中青年官员中,为张唐卿找一帮帮手。


可他不知道,未来几十年内的宰辅,都被赵祯划拉到我的麾下了好不好。


再说了,韩琦、文彦博和庞籍,可是当之无愧的新政派啊,难道他们三个会听我的?


“爱卿是不是很奇怪,为何朕要让韩琦、文彦博和庞籍辅佐于你吗?”


“臣略有猜测,可是他们的理念,和范相公有了冲突?”


“不错,实际上,朕已经发现了某些端倪,这三人和范相公之间,有了间隙。”


“间隙?”


“对,外察一事,刚开始韩琦很积极,但某一天,韩琦忽然对范仲淹说道:“斜封官也是大宋的基础,在士大夫眼高于顶的时候,斜封官是大宋基层官吏之基石。”,当时范爱卿和宋爱卿非常不满。而文彦博和庞籍支持了韩琦。”


张唐卿只剩下了苦笑。


去年,张唐卿公开炮轰外察后,韩琦曾经专门登门找张唐卿,张唐卿给韩琦上了一课,没想到,韩琦竟然听进去了。


“官家可曾想过,未来十年,张党将会成为朝廷第一大党?”


“哈哈,爱卿,朕信任你。”


很明显,赵祯不信张唐卿的话。


“官家,您拭目以待吧。但臣可以说,臣为了大宋之心不会变。”


“朕信,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,诗词最能反应人之心声,朕信你。”


张唐卿彻底无语了。我这些诗词都是抄的好不好?


“官家,看来臣所上之《朋党论》算是白费心思了。”


“你啊,你啊,文章是好文章,可不合时宜。”


张唐卿没想到,他现在竟然成了一党之领路人。


接下来,张唐卿又去三司和冯元商量了半天,又在三衙内部商量了半天,最后,把换装的事情交给刘直方总体负责后,张唐卿终于安心的去登州了。


枢密副使出行,光先导依仗就有千人之多,再加上随扈人员,队伍规模达到了一千五百人。


才出开封一日,路上碰到了曹佾。


自从张唐卿给了曹佾调研朝廷每花一万贯,朝廷实际损失多少钱财后,曹佾主动去了经济更加发达的南方地区研究。


如今归来,想必研究成果颇丰吧。


看着风尘仆仆的曹佾,张唐卿有点感动。


虽然曹佾出生将门世家,但他没有染上大部分将门子弟的恶习,能扑下身子做事,这一点,连平民百姓出身的庞之乾都不如曹佾。


可以说,曹佾是张唐卿教出来最出挑的弟子,虽然数术方面,庞之乾更加擅长。


“怎么样,研究结果如何?”


曹佾浑身放松下来,笑道:“先生,你可能不信,学生在杭州,让杭州知府拿出一万贯修整了座桥,然后,这一万贯的流向,学生跟踪了三个月时间,总算搞清楚了。”


曹佾说完,从怀中掏出厚厚的一本册子。


“学生发现,先生的理论存在问题。”


曹佾一说,张唐卿一下来了兴趣,他有狗屁的理论,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,从来没有经过调研,也没有经过研究,纯粹是后世的一众观点而已,何况这种观点适不适合大宋还两说。


但曹佾得出的结论,却是经过了实地调研,经过了实践检验的理论,才是最适合大宋的理论。


“是吗?跟我说说。”


曹佾见张唐卿没生气,总算放下心,虽然张唐卿口口声声说要敢于质疑权威,当曹佾从来没敢这么干过。


今天是第一次质疑师父,没想到张唐卿没有生气。


曹佾的胆子也大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