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宋文魁 > 第781章 好自为之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然而,从当天下午开始,开封府就在疯传,张唐卿忽然之间要回京。


北伐尚未结束,主将算不算临阵脱逃?


随着消息传来的,还有张唐卿的请罪奏本。


赵祯怀着好奇看完了之后,脸色阴沉的仿佛能滴下水来了。


他的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,可他却没有保护好将士的家小,更让人愤怒的是,武植还是进士出身的官人。


“李八女。”


“奴婢在。”


“传令刑部右侍郎包拯入宫。”


“遵旨。”


在李八女有意无意的散播下,阳谷县知县武植被害死的消息,瞬间在百官之中传开了。


韩琦本来正在和王拱辰等人吃花酒。


得到消息后,韩琦的脸上没有任何变化,该笑就笑,该吃酒就吃酒,好像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一般。


“君贶,你和西门豹很熟悉?”


“谈不上熟悉,不过和恽州知府蔡鋆乃是同科,蔡鋆引荐了西门豹而已。”


“哦?那蔡鋆和枢相也是同科啊。”


王拱辰很不想提起张唐卿,可现在他有求于韩琦,不得不顺着韩琦的话往下说,“是,不过枢相站得太高,我等都看不到啊。”


“呵呵,这个倒是,对了,我记得阳谷县县令被蔡知府弹劾了,是吧?”


“是,蔡知府的意思,把阳谷县的知县贬到寿张县任县尉,毕竟他也是进士官嘛。”


“哦?为何我听说武植死了?”


王拱辰定住了。


韩琦继续说道:“武植之弟,名唤武松,乃是天平军的都头,得知武植被人暗害后,已经从军中逃走,估计是去了阳谷县。”


“什么?这些武夫,当真没有王法,竟然敢当逃兵,都够砍头的了。”


“武松是不是被砍头,我不清楚,可我知道,枢相提前回京,但枢相拐道去了阳谷,根据枢相写给官家的信,武植是被阳谷西门家害死的。”


“什么?”,王拱辰真的是吓着了。


“看来你也被蒙在鼓里了,王拱辰,你好自为之吧。”


王拱辰惊呼道:“韩侍郎,……”


“呵呵,本来已经做好了西门豹告身,本官要重新回去审核一番,走了。”


王拱辰怔怔的看着韩琦离开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

在宫门关门的最后关头,一封圣旨,彻底打乱了开封府的繁华。


“任命包拯为钦差,去阳谷县调查武植被暗害一案?我记得武植是上一科的进士出身啊,谁敢暗害进士官人?”


因为消息的不对称,大家关注的点,在进士官人被人暗害致死。


百官瞬间群情激奋,纷纷要求朝廷调查武植被害一事,无论牵扯到谁,定要将歹人绳之以法。


后续消息不断传来,当得知张唐卿竟然令人将蔡鋆押解进京后,众人彻底无语了。


随后,御史台的御史们,开始疯狂的向张唐卿输出,弹劾张唐卿未经有司审判,即将一位知府下狱。


夏竦看到御史们的弹劾奏本后,俺叫一声蠢货,难道你们看不出张唐卿又在自污,难道你们看不出,武植和蔡鋆都是进士吗?


宋绶感觉心脏疼。


进士逼死了进士,无论从哪方面来说,都是不可原谅,但毕竟是进士集团内部的矛盾,等蔡鋆进了京,大家想法子给他脱罪就是了,如今,御史们这一闹,彻底把蔡鋆所作所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。


谁还能给蔡鋆脱罪?蔡鋆最好的结果就是回家种地,蔡鋆已经没有了当官的基础--名声。


大宋最重名声,尤其是官员身上不能有任何的道德污点,强悍如欧阳修,被一个爬灰事件闹得差点丢官,何况逼死了进士官这样的大事?


夏竦笑着对幕僚说道:“等着吧,在有心人的引导下,进士们要分成两派了。”


“使相为何这么说?”


“他们这帮进士官,自诩为天之骄子,一向很抱团,可这一次,两个进士,无论站在哪一边都是错的,如果进士们选择观望一下再做决定,可能还不会造成进士集团的撕裂,可一旦公开在朝堂上讨论这件事,自然会分成两派甚至三派。”


“以前这种事不少见啊,进士们互相吵闹的事不少啊,为何没见士大夫集团撕裂?”


“因为以前都没有牵扯到进士集团的利益,哪怕范仲淹的京察和外察,都以保护进士们的官位为主要目的,现在牵扯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,你看着吧,要是张唐卿不从中利用一下才怪。”


“张唐卿尚未回京,如何利用?”


“哎,你以为张党只有张唐卿一个人吗?”


幕僚瞬间哑火。


张党内都是一帮妖孽。


孙敬雪很好的发现了进士集团撕裂的苗头,所以立刻召集了李文进、张乐、刘广元、欧阳修、苏洵、唐介等人集体商议。


“诸位哥哥,如今咱们怎么办?”


欧阳修举着酒杯,说道:“如今风潮舆论已经成形,但大多数集中在御史台,风潮还不够大,况且御史台以支持蔡鋆为主,谏院罕见的保持了中立,仁芝,看你的了。”


刘广元如今是谏院右谏议大夫,如果他能在谏院内鼓动一番,要求重提调查武植遇害一案,估计进士们慢慢会形成两派。


对进士们来说,生命安全比做官要重要很多。


唐介问道:“要不要通报明峻一声?万一明峻不同意呢?”


“不必,明峻会支持我们的,再说了,再有两天时间就改回来了。”


李文进说道:“明峻这次很麻烦,毕竟没有圣旨,擅自回朝,陛下那一关不好过。”


“大师兄,你还不了解六师弟?他这是故意的。”


“一个阳谷县的事就能帮他了,何必要抗旨呢?”


“他不抗旨,也赶不上阳谷县之事。”


“哈哈,这倒也是。”


“明峻这几年走的太快了,二十九岁的枢密使就够喊人听闻了,再往上,只有使相一职,难不成让明峻执政四十年吗?天下没有这个先例啊。”


“哈哈,你看着吧,等明峻宰执天下时,他会在文官系统推广他那套任期制。”


“哎,任期制有好有坏。”


“好处倒是不少,例如防止专权,防止在一个地方懈怠,可坏处在哪?”


“例如范相,被赶出了中枢,再想执政,还要从头开始,可不能像以前一样,随随便便就能回来了。”


“其实,这对官员也是一种约束。”


“什么约束?”


“谨言慎行,不要出错,一旦出错,将再无机会,或者说要从头再来。”


众人陷入了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