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> 381.灵感 但我可能有任务找你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不死者白澄, 祝遥知道这个称呼时没有确切感受,第一次看到不死者的运作方式已经出墙了。


那是出墙的第十一天,他们选中了一个城市暂时休息, 这座城市在末日前应该是国际大都市,办公楼立交桥都富有科技感, 建筑物的风格已经很接近联邦。


他们在夜晚进入城市, 想寻找避难所, 突然听到类似沙漏的沙沙声,等反应过来, 已经有几辆车陷进沙漠,柏油马路消失, 他们踩着的地面根本就是沙子。


那个污染区融合了沙漠和城市,末日到来后, 很多不可能的事儿都成真,以前这种画面只能出现在海市蜃楼里。


都市根本不存在, 那只是另一种投影, 只不过更真实。


风沙太大, 飞车无法顺利起飞, 而沙漠无水, 刘瑜的水系异能完全失效。


接二连三有人陷入沙漠, 有人为了保护刘瑜去死, 死亡轻而易举。


大多数人都躲进飞车内,车体更大, 下陷速度会有稍微缓解。


突然, 他们在风沙中看见有人下车了,白澄解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着的行李箱,她没有更多物品, 一个人占据一辆车,后备箱里放着六个神秘的行李箱。


她打开后,其他人才知道里面都是白澄,她放出了三个一模一样的自己。


白澄没有戴防护头盔,脚下的沙漠金黄,风沙中所有人只能看到她的背影。


三个白澄站在沙漠中,分别占据三个角,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军队,面无表情伸出手臂,当时她小腿都已经陷入沙子,但她好像完全感知不到。


然后,她的动作干脆利落,三人整齐划一,右手轻轻握成拳,下一刻,沙漠中有尸体直起上半身。


一个,两个三个,沙漠中的尸体如雨后春笋冒出。


站在沙漠里的白澄将不再孤独,无数尸体就是她的同类,她的身影被淹没在亡灵军中,她用尸骨搭建出了一条可以逃离的道路,而刘瑜的队伍走向她搭建的路。


三个白澄没有及时撤离,看到队伍离去后,眼珠子被风沙淹没,逐渐沉入地底。


祝遥第一次看到的白澄死在污染区,而离开沙漠的白澄只是行李箱里的备用品。


风波过后,队伍找到了合适的避难所,所有人都休息的时候就是祝遥开始忙碌的时候,祝遥算团队里的半个医生,她已经习惯了墙外生死无常。


祝遥忙得脑袋发晕,助理提醒她先去缓缓。


祝遥想都没想就答应,队伍里大多数人都有点小癖好,比如抽烟,比如吃糖,祝遥本来没有,经过墙外的折磨现在有了,去吸氧。


祝遥抱着氧气罐走到角落,发现这里已经有另一个人。


白澄把三个行李箱高高垒起,自己就这样坐在行李箱上,好像出门旅行的,正在机场等待起飞。


那三个行李箱是剩余的“存量”,崭新的白澄还在适应期,动作机械到无法忽视的地步。


之前的指挥牺牲了,现在的白澄接替了她的职责。


白澄歪了下头,眼珠子冷冰冰地转动,落在祝遥身上。


确实不一样,上个白澄会跟人打招呼,这个完全像个杀戮者。


角落有点窄,祝遥走到她对面,两人相隔不到两米,仿佛在吸烟室相遇。


祝遥靠着墙吸了两口氧气,其实氧气不重要,重要的是呼吸这个动作,深呼吸有助于放松。


祝遥脸色好了点,白澄就在对面坐着,所以她很自然地问:“需要医疗救助吗?”


非常好的开场白,队伍里不会有人拒绝,但白澄拒绝了,机械说:“不需要。”


气氛有点尴尬,祝遥轻咳一声,问:“你的记忆是怎么处理的?”


白澄没第一时间回答,反而打量了一遍祝遥,好像第一次见到她。


祝遥的外表很“干净”,虽然在墙外行走,已经很难保证身上没有污渍,但她的领子永远都是最整齐的,哪怕刚摘掉头盔,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。


她的防护服永远服帖,没穿白大褂,却好像有一件无形的白大褂在身上。


祝遥会随身携带一支钢笔,如果有白大褂应该插在口袋里,但穿着的是防护服,她竟然也放在胸前口袋,那个位置应该放置武器才对。


白澄:“你带钢笔干什么?”


祝遥低头看了一眼,“哦,这个啊,一些小癖好,代表人类的文明。”


污染的世界野蛮,信奉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,带着钢笔可以提醒自己,不论什么境遇都要守住底线,不要丢失人类的文明。


白澄心想好无聊,而且很幼稚,不带武器带支笔,气氛又沉默了。


祝遥感觉对方不太想跟自己说话,大概是因为上次她没跟白澄打招呼。过了会儿,白澄突然开口:“没法储存,会自然消失。”


她在回答自己上个问题?祝遥侧耳倾听,越听越觉得有意思,白澄的大脑竟然会自我抉择哪些需要删除的部分。


存储空间不够,这确实是必须的步骤,不然整个人会“死机”。


白澄如果是自然形成的,简直造物主最完美的作品。


祝遥问:“所以你根本没之前的记忆?”


祝遥难


以想象这样的人怎么生活,稍微缺失一段记忆已经很影响生活了,时时刻刻在失忆,那不是脑子里有个怪物,一直在吞噬记忆?


白澄该怎么适应社会?不过白澄常年在墙外生存,她不需要适应社会。


白澄点头。


祝遥突然理解了,这样的人愿意牺牲无数次,来当他们的向导,是不是其实在寻找记忆?


白澄去乌托邦是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吗?


祝遥问:“所以你去乌托邦是?”


白澄没回答,反而投来一个警告的目光,她眼皮子还无法自主控制,因此那个表情看上去阴恻恻的。


祝遥感觉到了排斥,直接换了个问题:“你们之间谁来判断谁牺牲?”


问这个问题的人太多了,白澄想都没想回答:“谁有利谁牺牲。”


祝遥追问:“如果都一样呢?”


白澄莫名其妙看着她,好像祝遥很愚蠢,反驳:“你那是计算机的思维。”


电脑程序才需要这样设计,优先级进行排序,白澄自诩自己是更高级的物种,她只是肢体机械,但思维很活。


祝遥没有感到被冒犯,反而点头:“是的,我要的就是计算机思维。”


白澄没跟科研人士近距离打过交道,怕被抓走研究,一般都躲得远远的,祝遥对她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人。白澄僵硬问:“你是在研究什么?”


“是。”祝遥承认了,思索了会儿,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语言说:“我想创造一种生物,污染物和机械的结合。”


“能结合?”白澄越看祝遥越像白痴,科学家果然都是神经病,“结合起来干什么?”


“净化世界。”祝遥很笃定地给了这四个字。


白澄去看祝遥,一直以来祝遥给她的印象都很远,这人跟谁都不太亲近,像个孤傲的科学家。


但她谈起这个话题时眼睛里好像有光,她在谈论自己的理想,要创造出一个污染物和机械的结合体,用机械的理智控制污染物的混沌无序。


她是理想者,白澄简单地贴上了标签,也是那个时代最盛产的一批人。


各种思潮碰撞,各种人才出现,每一天世界都很崭新。


祝遥很有意思,但不少见,太多人想要拯救世界了。


白澄:“很厉害。”


虽然不理解,但这次不觉得祝遥愚蠢了。


“不是我提出的。”祝遥说,“这个思想已经不新潮了,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,甚至有部分尝试,在我们的世界,提出的灵感并不值钱,能做出来才更厉害,而历史也只铭记成功者。”


白澄问:“难点在什么?”


“记忆。”祝遥说:“这就是我要从你身上学习的部分,搞清楚你们的记忆是怎么协作的,虽然你在失忆,但竟然没有影响你本身。”


白澄不擅长社交关系,此时也明白了主要的意图,原来祝遥因为这个才来接近自己。


毕竟祝遥之前对自己毫无兴趣,第一次打招呼甚至不回应,看到行李箱的真相后才来主动搭话。


白澄还在学习人类的礼貌,但这位祝遥,看上去很有礼貌,其实有点无礼。


祝遥说到这儿感觉到了白澄的排斥,她不讨厌交换,如果双方有利,那就叫合作,解释:“放心我不是在研究你,算是个灵感启发。”


祝遥愿意出墙的根本原因,在于她的实验瓶颈了,她需要四处寻找灵感,像一个画家需要去森林里采风。


白澄哦了一声,她确实不喜欢被人当做研究对象。


白澄想了想,问:“记忆很难?”


祝遥还真跟她聊起来了,“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,都没法解决记忆,很容易被发现是假的,假设这样的结合物真的能存在,它该怎么看待自己,是否该赋予它独立的人格之类的。”


白澄心想怎么这么麻烦,问:“不能直接记忆空白吗?”


扫地机器人也没记忆,只需要能扫地就行,同理执行任务不就好了。


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的辛苦,祝遥大概真的想从白澄身上得到什么,耐心解释:“记忆空白,我们将无法控制这个实验体的人格,它是好是坏,该怎么为我们服务?”


白澄迷迷糊糊,“你怕它毁灭世界?”


“我们可能会创造出救世主,当然也会创造出恶魔。”祝遥的目光逐渐变得复杂。


如果是毁灭世界的恶魔,祝遥甚至无法为此负责。


白澄感受到了祝遥的野心,“你想成为救世主的母亲?”


没什么不好承认的,祝遥问:“不可以?”


可以,白澄印象里有一些称呼,都是从老旧的教科书里学来的,一般有巨大成功的人都会冠名类似的称呼,什么人工智能之父之类的,祝遥是想当XX之母。


在某个领域想要获得影响世人的成就,科学家需要具备野心。


野心勃勃的人更容易适应世界,理所当然拥有所有名利和声望。


祝遥很傲,白澄感觉到了这一点,她甚至都不掩饰,大方展现自己的傲气。


白澄总结:“所以它必须拥有记忆,拥有独立人格,同时还要符合人类定义的善良?还能为你们服务?”


“差不多。”


白澄嗤笑一声,感觉墙内的人类都很贪婪,“那它不可怜吗?”


每一处记忆都是被精心编织的,还被要求必须像人,必须为人类服务。


白澄虽然记忆出问题,总是失忆,但起码她能回想起来的部分都属于她自己,那都是她经历过的。


祝遥沉默了,关于实验体是否可怜的问题很复杂,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,你会觉得扫地机可怜吗。


正常人在这个阶段应该停止对话了,白澄看不懂人的脸色,说:“那你又该怎么看待它?当成你的宝贝孩子?”


祝遥很坚定地否认,“不,我们不能产生感情。”


使命结束后,产品必须报废,只要和平了,人类世界将在不需要这样的力量,不然会引发新的战争。


白澄对人类有一种自己的判断,祝遥是她不喜欢亲近的那一种人,白澄是“先天缺失”,但祝遥的冷漠简直融入骨髓。


远处有人叫祝遥过去,她作为团队医生,需要继续帮忙了。


祝遥答应了,放下手里的设备,很不经意地说:“对了,我能留个你的联系方式吗?”


白澄冷冰冰说:“我是向导。”


她的意思是自己不会配合任何实验,而祝遥看上去不需要赏金猎人。


祝遥:“我知道,但我可能有任务找你。”


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,这次出墙,如果可以安全返回,对祝遥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,人脉同样是一种资源。


认识世家子,认识北调的人,同样也要认识优秀的赏金猎人。


白澄那时感觉到了,这位科研者并不把目光局限于实验室,也不只是听从刘瑜的命令,她跟其他人完全不同。


祝遥身上有股劲儿,开创者身上才会有的腕力,在这个时代,科研者想要成功只是科研力量强大还行不通,他们必须像产品经理。


强迫自己参加社交场合只是为了筹集实验基金,在各个部门中辛苦游说,而领导实验团队是最基本的。


同样的,祝遥也有自己的规划,并且为之收集一切可利用的力量,白澄是其中之一。


自己的不死者属性,特殊的记忆形式,在祝遥眼里已经列出精准的价格。


白澄犹豫了一会儿,把联络方式给了祝遥,那是她用来接任务的号。


可能因为祝遥描述了结合体的缘故,白澄有点好奇,所谓的结合体究竟能不能面世,而她又要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。祝遥真的能运用到白澄身上的灵感?


祝遥转身离开,说:“期待合作。”


这是一句礼貌的结束语,白澄只好也说:“期待合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