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小姐只想搞钱 > 第006章 我在古代敛财(四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龙岁岁背着背篓,走出了屋子。


颜家租住的院子在乡下,三间黄泥茅草屋,用木栅栏围成了一个大大的院子。


院子大约有三四分地大小,从中间被分作两半,每一边都种了些菜。


只是颜家都是妇孺,根本没有壮劳力。


颜母更多也是织金、纺布,做不来地里的农活。


颜母呢,又端着身份,不愿轻易折腰的向周围农户请教。


她只是用自己的理解,弄来种子,洒在地里,每天浇浇水,就任其野蛮生长。


没有精心护理,菜地里的菜,也跟颜家人一样,东倒西歪、瘦瘦小小。


勉强冒出一些,只够颜家三口吃。


龙岁岁也不会种地,但她没有所谓的骨气。


当现实逼迫到某种程度的时候,她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。


不会种?


那就请人帮忙啊。


所谓傲骨,不是梗着脖子活受罪,而是心底有坚持就可。


且,颜家的名声,对于颜母等人来说,或许是荣耀,是枷锁。


可对龙岁岁这样的一门心思搞钱的“奸商”来说,则是无往不利的神器!


握紧背篓上的背带,龙岁岁深吸一口气,便走出了院子。


她踏上泥泞的小路,一路朝着县城的方向而去。


幸而颜家所在的卫氏邬堡距离县城不算太远,也就七八里的路程。


龙岁岁又用强大的龙魂滋养了这具瘦弱的身体,她一路走来,也只用了半个时辰。


出门的时候,是上午,来到县城的城门外,还不到午正时刻。


“雷县?”


龙岁岁站在城门外,抬头看向破旧城墙上的两个字。


这、是什么地名?


是不是太随意了些?


尤其是对于后世的人看来,颇有几分喜感呢。


龙岁岁默默的吐了个小槽,便抬脚进了城。


她只背了一个背篓,没有携带什么货物,自然不需要缴纳入城的费用。


且,龙岁岁虽然一身荆钗布衣,却有着独特的气质。


原身本就是世家女,从小读书,养就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斯文秀雅。


再加上颜家落魄后,颜母耳提面命,一定要有傲骨,原主就分外的矜持。


哪怕穿得再破,她的头颅永远都是高高昂起的。


城门的守卫都是极有眼力见儿的,看到这么气质不俗的小女郎,自是不敢轻慢。


再说了,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而已,针对她做什么?


顺利进了雷县,龙岁岁遵从原主的记忆,来到了雷县的坊市。


雷县不大,人口也就一千户左右,按照古代的评定标准,算是个下县。


雷县整体经济水平也不高,县城内不能说破破烂烂,也没有什么精致、辉煌的建筑。


不过,再小、再破的地方,也有有钱人。


在雷县,就有两大本地的家族——袁家和卫家。


袁家算是个新兴的豪族,族中拥有数万亩的良田。


前些年军阀乱战的时候,袁家非常聪明,拿出粮食资助了一支“义军”。


虽然这支义军的首领没能最终成为皇帝,却也得了王爵。


袁家也跟着兴旺起来。


袁家的几个子弟,都去了京城,做了官。


官阶不算太高,却也让袁家有了改换门庭的机会。


袁家不再是乡下的土地主,而是成了“官宦门第”。


若是照着这个势头,袁家再有三四代人继续为官,袁家的荣耀再持续个几十上百年,兴许就能成为世家。


雷县袁氏?


或者,河东袁氏?


袁家有了更高级的追求,自然也就开始拼命的筹谋。


在古代,不只是个人,家族也讲究一个名声。


袁家便努力的在老家修桥铺路,让袁氏能够有个好名声。


另外,袁家的现任家主也是个有见地的。


他知道,真正的好名声,不只是“慈善”二字,还要“清贵”、“文雅”。


赢得了读书人的赞誉,那才是真正的好口碑,才能真正让袁家更上一个台阶。


于是,袁家又开始准备办书院、建藏书楼,买尽天下读书人的赞誉。


但,问题来了,书院、藏书楼并不像修桥铺路那么简单。


后者只需要有充足的钱粮,耗费些时间就能完成。


书院、藏书楼却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。


尤其是藏书楼,重点一个“书”字。


可在这个书籍传播并不发达的架空王朝,外面并没有太多的书。


世家为何尊贵?为何地位超然?


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。


市面上九成的书,都被各大家族私自珍藏。


想要书?


就是皇家都要跟世家好好协商。


这还是几经战乱,世家式微的结果。


若是搁在百十年前,就是皇家也不敢觊觎!


连皇家都如此,就更不用说袁家一个连土腥味儿都还没有洗去的寒门土鳖了。


袁家许出重金,都没有求来几本书。


恰在这时,颜家三口流落到了雷县郊外的卫氏邬堡。


颜家啊!


千年世家!


复圣的后人!


名声太响亮了,家族太显赫了。


虽然遭受战乱,家族没落了。


但,兰陵颜氏的招牌还在。


人家哪怕穷得只能租住农家的院子,也依然是高贵的氏族!


这,远非暴发户袁家所能比拟的。


最最重要的一点,颜家没有银钱,但人家有藏书啊。


听说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的无价之宝。


随便拿出一卷,都能引得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,哦不,趋之若鹜是贬义词儿,应该是引得读书人前赴后继……


袁家家主兴奋的都有些不会说话了。


他赶忙命人抬了一箱子的银钱,郑重的跑去颜家求书。


然后,当然就没有然后了。


颜母直接把人赶了出去,还把袁家家主坐过的草席,当着袁家人的面儿,直接烧掉。


颜母也没有骂什么难听的话,但,当面烧草席的行为,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——区区寒门土鳖,也敢仗着有几个臭钱就来亵渎氏族?!


袁氏家主:……


他被羞的当场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。


羞愤之下,他还不能发作。


哪怕自己身后带着一堆的豪奴,而对面只有妇孺三个,他也不敢乱来。


氏与庶的差距,已经不是鸿沟了,而是天与地。


当然,在战乱的时候,或许偷偷弄死个把氏族不打紧,毕竟朝廷都不在了。


但,现在新朝建立,法律、社会秩序等也在恢复。


袁家家主还想让袁家成为氏族,自是不敢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!


“罢!罢!罢!不过是没有见识的妇人罢了,我还要跟个妇人计较不成?”


袁家家主只能用阿Q胜利法来安抚自己。


至于藏书——


“哼!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一个颜氏,这些年的战乱,家族倾覆的也不是只有一个颜家。”


这么多落魄的世家,总有一两个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。


毕竟也不是所有的家族,都像颜家一般,有个“安贫乐道”的老祖宗。


在生存与傲骨之间,还是会有人选择前者。


袁家家主在颜家受到了刺激,发着狠的大肆收购书籍。


他直接拿出了金银去砸,还别说,真让他弄到了一些书。


只是——


“到底不如颜氏藏书啊。”


“那可是流传几百年的好东西啊!”


尤其是颜家老祖宗的名气太响亮了,复圣!


若是自家的藏书楼能够有这么一本孤本做镇楼之宝,定能名扬河东,乃至天下!


“……唉!”


颜家娘子太执拗了。


饭都要吃不上了,怎么就不知道变通一下?


袁家家主一想到这些,就忍不住的长吁短叹。


就在这个时候,门房颠颠儿的跑来回禀:“郎君,颜家女公子前来拜会!”


“啥?颜、颜家?”


袁家家主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。


他连木屐都来不及穿,只穿着足衣就想往外跑。


噔噔噔的跑了两步,袁家家主反应过来,“等等!你说是女公子?”


不是颜家娘子?


“对!就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公子!”


门房站在廊庑下,恭敬的回道。


一个小孩子,还是个女子,又能做什么?


不过……唉,人家姓颜啊。


哪怕是个小女郎,也不是他们这样的庶族所能轻慢的。


袁家家主虽然有些失望,却还是准备亲自去迎接。


不过,有了这个“停顿”,袁家家主倒是想起了要穿鞋。


他穿上木屐,学着魏晋名士的做派,哒哒哒的就走了出去。


“……听闻袁郎君欲修盖藏书楼,惠及天下士子。”


“我颜氏乃复圣之后,亦愿遵循组训,教化万民——”


龙岁岁见到袁家家主,没有藏着掖着,见过礼之后,就直奔主题。


袁家家主眼睛biu的就亮了,“女公子的意思是,愿意将颜氏珍藏卖于袁某?”


龙岁岁微微摇头,“颜氏珍藏,断不出售!”


“我颜氏一族,从兰陵一路迁徙到河东,辗转几千里路,金银、玉器等全都舍弃,唯独留着这些藏书。”


“如今,我们母子在雷县安顿下来,又岂会再出售这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书?”


袁家家主:……


是这个道理。


所以,你不卖书,你跑来做什么?


难不成只是为了消遣我一个老朽?


“书,不卖!却可以‘借’!”


龙岁岁加重了“借”的读音,其实如果不是为了读书人的清贵,她更想直白的说一个“租”字。


她,要名,更要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