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小姐只想搞钱 > 第020章 我在古代敛财(十八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三年的孝期,严格说来,只有二十七个月。


不过,龙岁岁这人喜欢唱戏唱全套,要么不做,要么就做到极致。


她还是带着颜安在草庐待了整整三年。


咳,说是草庐,其实早已不是最初搭建的草棚子,而是扩建成了一片建筑。


有藏书阁,有书房,有洗墨池,还有姐弟俩亲自开垦出来的三分地,地里种着瓜果蔬菜,数量不是特别多,却也够姐弟俩日常吃用。


当然,草庐也好,自留地也罢,最大的作用不是“用”,而是演戏的道具。


过了这三年,不说雷县、乃至河东了,就连京城都听闻了颜氏姐弟至孝至纯的名声。


结庐守孝,亲事农耕,借书、授课于天下读书人……可以说,随便拿出一项来,都够一个人刷个好名声,继而被举荐入仕了。


这年头没了九品中正制,却还是会“举贤”。


何为贤?


品行高洁者,至纯至孝者,心怀天下者,皆为贤。


颜家姐弟,全中!


若不是颜安这个颜家唯一男丁,才九岁,早就能够凭借姐姐为他刷满的好评度被举荐做官了。


至于谁举荐?


呵呵,当然是与颜家本就极有渊源,如今又来往密切的孔太师喽。


奸商龙岁岁表示,她会那么积极的帮卫赟跟孔太师牵线搭桥,不只是为了卫赟,也是为了颜安。


这关系嘛,都是慢慢维系出来的。


有来有往,天长日久……待到颜安长大,颜家与孔家的“世交之谊”正好水到渠成。


到时候,不管是拜师,还是联姻,亦或是推荐入仕,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,丝毫不显突兀,更不会有丝毫急功近利的嫌疑。


“阿姊,我们真的要去京城了吗?”


一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坟茔前,跪着一高一矮两个人影。


说是“一高一矮”,其实两者的身高差距已经不是特别的明显。


高的那人,也只比矮的那个,高出了一个头顶。


三年的时间,让曾经又矮又瘦、营养严重不良的小豆丁长成了高高壮壮的小小少年郎。


九岁的颜安,说大不大、说小也不小。


他的身高,按照后世的计量方法,已经达到了一米六。


可他还不到青春期,还不是迅猛发育的年纪。


龙岁岁估计,按照他这个生长势头,成年后,应该能够达到一米八。


龙岁岁就悲剧了,她已经过了十六岁的生日,身高也才堪堪164。


这句身体可是出自兰陵颜氏啊,隔壁孔家的老祖宗,可是身高直逼两米的大佬啊。


祖上,应该有大高个的基因,可惜、似乎没有遗传到颜平身上。


龙岁岁就只能眼瞅着那个原本瘦瘦弱弱的小豆芽,像竹笋一样快速地、茁壮地成长。


“嗯!卫赟已经到了弱冠之年,也该成婚了。”


“而我们也不能一直困在这小小的雷县,外面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,我颜氏的美名,也该让更多人知道。”


“……阿安,你放心,京城我都安排好了。”


“一年前,你赵家阿姊就进京了,我请她帮忙,在平康坊购置了一套宅院。”


“卫家就在隔壁崇仁坊——”


所以,即便进京后,龙岁岁嫁到卫家,婆家跟娘家的距离也十分的近。


而这两个坊,都在东市边儿上,颜家的许多铺子都在东市。


“平康坊?”


颜安眨眨眼,过去的三年,他可不是一味的苦读书。


龙岁岁是严格按照君子六艺的标准来教导颜安。


更有甚者,龙岁岁不只是让颜安学会骑射,她还找来卫家的部曲,教授颜安拳脚功夫,以及一些军事常识。


当初卫赟走的时候,就留给了龙岁岁二十人的部曲。


卫赟离开后,龙岁岁除了守孝,也会跟卫氏邬堡保持亲密的来往。


而卫氏邬堡里,还养着许多在退役的老兵、伤兵残兵。


这些人都是追随雷国公几年、十几年的老人儿,他们擅长打仗,也熟知军中的许多事务。


他们还在京城带过一些时日,对于京中的种种,都有些了解。


龙岁岁索性就把这些老人儿请来教导颜安。


老兵们:……


他们一群大老粗,居然有机会给尊贵的世家小郎君上课?


天哪!


这不是做梦吧!


龙岁岁的看重,颜安的尊敬,或许还无法让老兵们生出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豪情,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颜家姐弟对于他们的尊重。


没说的,倾囊相授啊!


更夸张的是,有几个识字的老兵,还直接给颜安堆起了沙盘,画起了地图。


京城108坊,东西二市等,也都是这些老兵信手画来,然后详细的教导给颜安。


颜安本就聪慧,又非常清楚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——振兴颜氏,给父母争光,为姐姐撑腰。


六岁的豆丁,还没枪高呢,老兵们惯用的武器,他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抗不起来,但他还是咬牙接受锤炼。


三年的时间,颜安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,他的学识,他的心性,还有他的“武功”也都有着质的提升。


现在的他,有着超出同龄人的稳重、内敛。


他还学会了与不同人的相处之道。


就是所谓的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,偏偏还长了一副白嫩精致斯文儒雅的世家公子的小模样儿。


妥妥的白切黑。


待到彻底长成,定能成为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权臣。


颜安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,所以,哪怕没有到过京城,他也知道京城的许多事。


比如——


“平康坊?”


那里好像还有教坊司。


算是京城的红灯区。


正常情况下,正常的老师,是不会对一个不满十岁的学生,提什么教坊、伎子的。


但卫家的老兵们,特娘的就不是正常老师。


闲暇之余,这些老兵痞子就会吹牛,吹着吹着,某些带颜色的话题就不介意间被扯了出来。


幸而,他们还知道分寸。


就算吹牛,说些带颜色的笑话,也不会当着颜安的面儿说得太露骨。


所以,颜安就对某些事一知半解。


他知道教坊司是个什么地方,却又不是了解得那么透彻。


他还知道教坊司在平康坊,可又不知道什么叫红灯区。


龙岁岁明白小少年的迟疑,她点点头,“没错,平康坊有教坊司,可也有国子监啊。”


教坊司不是普通的青楼妓馆,它是属于官方机构。


国子监也是官方机构……所以,它们同在一个坊。


“另外,平康坊还有许多贵人府邸。”


朝廷为何会把教坊司这样的官方机构建在平康坊?


当然是因为平康坊距离皇城近啊。


这片区域,属于是权贵云集的富贵坊。


龙岁岁没有因为颜安年纪小,就将某些事,对他有选择性进行教导。


她会告诉颜安所有的事实,然后再告诉他如何分辨,如何在不同的角度、立场去考虑。


龙岁岁活了两辈子,自己也还是个宝宝呢,自然不会教导孩子。


但她会照搬啊,她把在豪门太子女的精英课程,都拿了来,并结合当下,给颜安打造了专属于他的教学方法。


龙岁岁也不知道科不科学、合不合适,反正她就这么古今结合,教导出了一个表面无害,实则腹黑的小狐狸。


……


姐弟俩出了孝,开始准备进京事宜。


草庐,还有卫家村的农家院,都已经被龙岁岁买了下来,作为颜家的祖产。


他们进京,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会在京城定居。


未来十几年,甚至是几十年,都不会回来。


即便回来,也只是短期的小住。


但,这里已经成了颜家新的“祖地”,不能荒废,更不能舍弃。


这几年,龙岁岁买了奴婢、家丁等,她从这些下人中,选出一些留守祖地。


另外,卫家的太夫人、大夫人等女眷,也要进京了。


一来,卫赟大婚,他的祖母、阿母当然要在场。


二来,卫家那几个姨娘,在雷国公府经过三年的厮杀,最终杨氏胜出。


现在的雷国公府,杨氏俨然成了“当家主母”。


这是大夫人所不能允许的。


三年前,她对于进京的渴望并不深,所以才会任由太夫人赖在乡下。


可现在,她有着必须进京的理由,她就能够说服太夫人。


嗯,方法很简单,直接暗示三房即可。


卫三郎是个“娘宝男”,可也是个受母亲偏宠的小儿子。


当他开始闹着要去京城的时候,太夫人也会让步。


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——


龙岁岁这个未来孙媳妇也会同去啊。


对于太夫人来说,有个尊贵的世家女孙媳妇跟在身边,她就没有那么的畏惧了。


怕啥?


京城的贵人眼高于顶,我家新妇亦是世家女,她都对我恭敬孝顺,我还怕了你们?


“好!去!都去!”


“哈哈,我老婆子也去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。”


太夫人松了口,阖家进京的事,就火速准备起来。


半个月后,留好看守邬堡的人,卫家人就浩浩荡荡的前往京城。


颜家姐弟,也跟在队伍里。


长长的队伍,马车、牛车十几辆,还有二百部曲护送。


基本上,这么一支队伍,但凡长眼睛、有脑子的人,都不会伸手。


偏偏,这世上,就是有些人,自诩“山大王”,还妄图“劫富济贫”,把卫家的大部队,当成了“肥羊”。


“打劫!”


龙岁岁听到如此直白的喊话,看到从山坡上跑下来的一群山匪,非但没有害怕,眼底反倒闪烁出灼灼的光。


嘿嘿!肥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