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斩龙 > 第1146章 1147 我教你的技术学会没有?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但是用肉眼看,根本看不出来。


就算上了高倍放大镜,看到的同样也是红斑病毒似气泡。


更神奇的是,还粘黏得如此牢固,用手根本抠不动。


不仅如此,这个作假人还将子龙鼎周身上下里里外外统统搞了一遍工序,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假货。


通过百年光阴岁月磨砺,各种假斑假痕混在一起,就算夏老头加老卑鄙来了也得吃药打眼,铩羽而归!


更别说刘毅聪宁诚黄冠养这些大路货。


至于姚广德说他研磨两天两夜,我就送他两个字。


呵呵!


这种作假手法之高超,堪称神乎其神。就算上热释光,只要没打对位置,那他也是妥妥的上世纪假货!


若不是因为年深日久,造假人当年做遮盖龙字的红斑鲜艳度比起其他红斑要深,那我也得吃药!


我之所以能看出来,还是得感谢我长期在潘家园的历练!


神州青铜器造假第一村神都烟云涧,他们做的青铜器,我可是期期都不落下。


在看到此处红斑不对劲之后,我第一时间想到的,是另外一件东西。


那件东西,也是个一级甲上的绝世重器。


她的名字,叫做散氏盘!


周厉王的散氏盘!


散氏盘在乾隆年间出土,至嘉庆十五年一直在民间流传。


扬州江翰林家收藏散氏盘多年,后因某种原因将散氏盘卖给江南总督阿林保。后献与嘉庆。


到了民国,散氏盘出现在琉璃厂,一出还是两个。


恰巧不巧的,我见过的一件散氏盘复刻品上,也有这种颜色的红斑。


特殊怪异的红斑是我鉴定子龙鼎依据之一。


另外一个辨别依据,则是舔吃!


这个舔吃的鉴定法子是口口相传的绝密!


舔吃的法子,非常恶心!


因为他涉及到神州史上那段最血腥最恐怖最黑暗最残暴的历史。


商代!


要吃人!


而且,吃得还不少!


封神演义中,纣王杀了伯邑考做成肉饼让周文王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
现实中,妇好墓里的三连甗,里面装的就是颗少女的脑袋。


八十、九十年代,殷墟出土的单体甗中,也放着人头。


楚国人面大鼎,也是用来煮人的。


至于那几十万片甲骨卜辞,记录食人的更是比比皆是。


史学界对这段历史忌讳莫深,但商人食人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
而且,商人食的人,除了白皮昆仑奴之外,大部分都是羌人。


也就是传说中的三星堆人!


所以问题也就来了。


这些放置在各个青铜器中的人头找不到DNA传序!


因为,三星堆到现在还没挖出一具可以提取完整DNA的骸骨。


这就意味着,三星堆人是不是跟商王朝打了几百年仗的最大外敌成了最大悬案。


如果殷墟那些人头能跟三星堆人DNA对得上号,那神州文明的脉络也就捋清了一半。


届时,神话就能变成历史!


山海经,也就能正式写入历史教科书,成为最早的史记!


周代商之后,祭祀制度由活人改成牲口,算是最伟大的一个进步。


后世历代王朝虽然时不时的都来个活殉运动,那都属于各个君王的特殊BT嗜好。


至于食人!?


商代其实也算不上什么?


比商代暴虐的黑暗时期,海了去。


只要一到乱世,为了活下去,什么事干不出来。


黄冠养那厮说得没错,神州青铜套,方有母戊,圆有子龙,一方一圆,堪称绝世双壁。


而且子龙鼎的出世,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神迹。


兴奋激动依如钱塘般潮水狂迭不休,夏家门徒脸上洋溢着最激昂最骄傲的红潮。


这只子龙鼎购买价,不过区区两千五百万脚盆币,折合神州币一百二十五万。


现在,他的价格,翻了何止五百倍!


钱是小事,能把这只鼎认出来,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
无数人默默看着我,眼里除了尊敬还是尊敬。


在他们脸上,充斥着难以言述的崇拜!


经此一战,我在夏家门徒心中,直接封神!


“姚广德。现在服不服?”


瘫坐地毯上的姚广德已然变了一个人。


一年经费就是十几亿的大翰林领带歪斜,名贵的西装尽是褶皱,西裤浸满汗水,大几千的皮鞋上尽是脚印。


头上的假发疲惫的攥在疲惫的大校长手里,露出那稀疏的滑稽又可笑的光头。


虽然姚广德没说话,但他的脸上却满满的不服。


子龙鼎就连郭洪与夏玉周都被打了眼,姚广德吃药属于正常范畴。


“知道你不服。我也没叫你服。”


我轻漠冷冷说:“我就问你一句。我教你的技术学会没有?”


这话直接戳到姚广德菊花心。


当即姚广德怫然作色跳将起来指着我嘶声反驳:“你少狂。这都是师尊教你的。”


“没有师尊,你连屁都不是。”


“你说得对。我这个屁都不是的屁,却是能教你这个大翰林的学问。你又算什么屁?”


姚广德顿时羞愤欲死。


一张脸变成深绿色,眼睛里野兽荧光爆射,嘴皮乌青,嘴角不停抽搐,半响才抖出一句话:“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你,想着踩着我尸骸上位,你,你做梦。”


“你的尸骸,我不屑踩。”


冷冷说完这话,我抬手打出响指:“郭老大。麻烦您个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