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骑砍三国之御寇 > 28、攻开阳(三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老成持重的亲兵犹自思索时,此时的开阳校尉却自觉已掌控全局,更看清贼寇虚。


“贼军不知我大军已至,当真乃天赐良机!”


此时的王令,一双眼眸尽是澎湃战意,环视帐内众人,朗声道:“此时以大军从后尾追,背面而击,当可一战而尽全功!”


见诸将颔首,他得意地笑笑,长身而起,高声喊道:“传我军...”


却不料话还没说完,此时一旁的亲卫突然开口截断他的续言:“少主,且慢!”


“嗯?”


这厮愈发没规矩了!


对这个从王氏跟出来的家伙,王令厌烦已久,此时见他擅自出言,更是怫然变色,眼神不善地望向对方。


这般模样落在亲卫眼里,也是暗暗叫苦,连忙解释道:“末将无力,请校尉恕罪。”


“只是校尉,贼人前脚离开牟庄,我军后脚到此地,便正好听说贼人前脚刚刚离开牟庄,是否有些太过凑巧?”


“再则,一个山村乡民,对两股官军竟敢连番拒之门外,此举不合常理啊。”


“兵者、诡道也。”


“两军交战,若能知己知彼,自然胜算在握,但若是贼人欺敌所传的消息,却不可不慎啊。”


这番话说下来,王令面色和缓了不少。


他只是冲动,却并非愚蠢之辈。


“唔,汝之所言,倒也不无道理。”思索了片刻,王令点了点头,认同亲卫的顾虑。


“那依你之间,该当如何?”


“校尉,不如由末将再去一趟牟台村吧。”亲卫建议道:“等一切打探清楚,再做定议如何?”


这...


王令沉吟了起来,面露犹豫。


亲卫建言不无道理,也算老成稳妥,只是...再等他去牟台,一来一回,便又要一盏茶的时间了啊。


自己发现的战机...是不是也就错过了?


“校尉...”


熟知他心性的亲卫一见他的脸色就清楚了,连忙再次劝诫:“此股黄巾贼寇能攻下临淄,更从青州悄无声息地来我徐州,更到了如今的琅琊腹地,可见非寻常流贼可比,所谋不小,更盛狡诈,不可大意啊。”


提到临淄时,王政神色一动,终于勉强地点头:“好吧,那就依你...”


却见这时,帐内突然响起一声清越的鸣声。


「铮──」


声音尖锐急促,入帐内众人耳中,如昆山玉碎,龙吟凤泣,隐约带着肆意的喜悦。


什么情况?


众人讶然地循声望去,却见那是校尉腰中一把尚在鞘中的长剑,此刻竟然无风自鸣。


其他人瞠目结舌不知所以时,出声琅琊王氏的王令和其亲卫却同时面色一震。


原来家主不是妄言啊...


这么多年也是头一遭听到宝剑自鸣的王令,想起当初的听闻,脸上涌现无尽惊喜,旋即哈哈大笑起来。


而另一边同样知道这宝剑来历的亲卫,却是暗自叹息了声。


哎...前面的话全白说了。


下一刻,又是一声“锵”声。


却见王令已将宝剑从鞘中抽出。


白昼之间,本就极为通亮的帐内,却在锋刃现世的那一刻,令众人骤然俱生晃眼灼目之觉,失神惊魄之感。


满堂煌煌日光,此刻似都被那柄神异的剑吸附过去了。


随着王令手腕一抖,一片青色的惊艳厉虹荡漾而出。


众人目眩神迷了好一会儿,才看清了它的真容。


那是一柄三尺六寸的长剑。


材质非金非铁,似玉似石,古拙的剑身上铭刻着五个篆书,却看不清到底写的什么。


带着爱惜的神色,王令将手掌平贴剑身,缓缓抹过,直到尽头的尖锐处时,他屈指一指,随着又一声清鸣,曼声长吟:


“乘胜万里伏...”


“值此大战在即,此剑自鸣,大善也!”


“乃昭示我之所攻必顺,所战必胜,旌旗前指必伏,刀剑直向枭首!“


“少主..”亲卫忍不住还想最后努力一下:“还是三思...”


谷“毋虚多言!“


这一次王令却是置若罔闻了,似乎神剑显灵给了他无穷的自信和勇气。


他大喝道:


“传我军令,大军立刻抛下所有辎重,只带部分干粮,全数轻装疾进!”


“诺!”


.....


只能说王令治军还是有些本事的。


尽管之前几天的日夜兼程,让不少士族叫苦不迭,心生抱怨,可当他真的大军一下,全军行动起来倒也颇为迅速,没有任何消极之状。


当然,也有可能是因为知道黄巾贼寇就在前方,建功立业的热切压住了那浑身的疲惫...


大军起拔的同时,王令也一番部署起来,让哨骑扩大侦测的范围,务必以隐匿痕迹为主,不可让贼人提前发现官军已近身的真相,以便完成突袭的效果。


而在哨骑努力的搜索之下,不久之后,便有消息传了回来。


听到贼寇此时位置后,王令更加得意开心了。


我的决定果然是对的!


五六里外啊...贼人没来得及走远!


不过,哨骑查探到的贼军数量,似乎倒是比牟台庄的村民说的要多不少。


何止几百啊...约莫千人了已经。


听到这里,王令反而觉得正常,连一旁侧耳的亲卫也没觉得有何不妥。


也是啊,乡民数不清才是合乎情理的。


如果说的数目很准...王令反而要和自家亲卫一样心生顾虑了。


既然已经追上了贼人,贼人又正巧在原地休整,王令想了想,便命令部队重新放缓速度。


既是恢复体力,养精蓄锐,也是为了再一次掩藏痕迹。


......


就在开阳军提速朝西面进发时,牟台庄无数的“村民”开始卸下了伪装,重新披甲挎刀,背弓竖矛。


他们开始列阵、集结,随时准备冲出村庄,截断开阳军所有的后路。


之前与那哨骑对话的少年,此时正坐在村长那间比较高的茅屋盯上,懒洋洋地扶手遮蔽阳光,同时眺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官军,乐呵呵的笑的同时,舔了舔嘴皮。


这群龟孙怎么跑的这么慢啊


本少校都要等不及了!


………


“别用全力。”


望着前方冒出头带着凛然杀气缓缓迫近的官军,王政好以整暇地念叨了句。


当然,这话可不是对自家兵卒所言,只是喃喃自语。


打临沂时,是天诛营的二阶兵,而且还是人多对人少,为了欺敌,王政自然可以吩咐将士们克制一下,免得露出真实战力把对面彻底吓到。


如今情况可是完全不同...


天罡军毕竟只是一阶,当下人数更是不如,再让其留力,岂不是嫌系统兵太多了?


而他的天军兵卒们,面对五千多人的大军杀来,却是人人毫无惧色,反倒战意昂然。


起事以来,战无不胜,这支军队的自信和气势已是澎湃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。


随着王政猛一劈手,天罡一部千人同时集结、列阵。


不太对啊...


远处看到贼人这般反应,之前屡次建言的亲卫心中便是一个咯噔。


那中央将领便是贼人主帅吧...


面对突袭,更是数倍于己的大军,隐约看着似乎全无惊慌失措,反而一副早有准备的模样?


还有这些士卒...


这兴高采烈的模样...


王令也愣了愣,隐约觉得不对,眼见着两郡的距离越来越近,想起亲卫之前的几次劝诫,内心警钟长鸣,突然高喊了声:


“全军止步!”


“改数阵为玄襄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