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明朝海患 > 第十七章:问路货郎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戚英走到城东门口。门口外有不少拉客的马车。戚英在马车堆里叫车。


那些车夫一听戚英说是去会稽山,都摆手不去。他们都说今年山匪猖獗,去那里会丢掉性命。


戚英见没有一个车夫敢去,无奈摆头。


他转身正要离开,背后一个车夫叫道:“客官真想去会稽山,明天早晨来这里等花胡子货郎吧,现在只有他敢去。”


戚英听到背后车夫说,有一花胡子货郎敢去会稽山。他喜出望外,回头又去问。


那车夫说,花胡子货郎会一大早拉车进城卖山货,卖完山货又会在城里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盐茶铁锅等,拉到城外卖给山里人。


车夫还说只有这位货郎,敢去会稽山卖货。


戚英听后很好奇,决定见见这货郎。


为了节省银两,他当晚睡在一家驿站门外的大梁上。


正值春夏之交,晚上的天气还是很寒冷的。


戚英冻醒后,坐着等待天亮。


天空泛起了鱼肚白,守卒打开了城门。


戚英跳下屋梁,等待在城门口。


城门外不见一辆马车。那些车夫们都还没有出工。


不多久,一辆马车滴滴答答的从城门外驶来了。马匹是棕色的。


马车到达了城门。戚英见那车夫胡子花白,酱黑的脸布满了岁月的沧桑,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。


戚英拦住那车夫道:“老人家好,你是卖山货的货郎吗?”


车夫看了看戚英,道:“你是外地人吧,我就是卖山货的货郎,你要买啥?”


戚英道:“可否拉我去趟会稽山?”


货郎摘了帽子,露出花白的头发。他仔细瞧了瞧戚英,好奇问道:“那地方有山匪,你去那里干嘛?”


戚英回答道:“我过去有点事,带我去吧,银子一定不会少你!”


货郎道:“你等我一个时辰,我把山货卖完,就出来。”


货郎拉着车子进城。车子上堆满木炭和药材。


戚英在城门外等了货郎一个时辰。货郎出来了,他在车子上扎起了羊脂雨棚。


货郎见戚英还等在城门口,对戚英道:“你还真等了一个时辰,看来你真要去冒险了。”


戚英道:“麻烦你了,载我出发吧。”


他坐进了马车里。货郎甩起马鞭,驶往会稽山。


半路戚英想从货郎嘴里套出山匪的内情。


他故意吟诗拉起话题,避免开门见山的问话引起货郎的戒备。


他慢慢哼唱道:“凌波不过横塘路,又目送,芳尘去,锦色华年谁与度,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


货郎也耐不住沉闷,插话道:“客官!你怎么吟起诗来了?”


戚英躺在车里懒洋洋道:“老人家,一路无聊。我不吟诗也行,聊聊当地的地理风俗吧。”


聊起当地的地理风俗,货郎那是讲得滔滔不绝。


他讲到了浙江地理。他说杭州去台州,只有一条马路,这条马路还要经过一座大山,那就是会稽山。这高高低低的折腾,少则也要走半个月到达台州。


“难道没有其他的小路可抄近道么?”戚英问。


货郎道:“这浙东地区不是山就是水的,哪有什么路走呀!会稽山的山路,也是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开砸才能通马车的。”


货郎又讲到了地方特产,节庆庙会,山货,药材,林兽。


聊着聊着,戚英话峰一偏,问道:“老人家,好好的会稽山怎么会有山匪呢?”


货郎回答道:“哎,客官你不知道哇,这股山匪盘居多年了,平日不拦截平民,只索取富商的买路钱。最近却把山路拦截住了,官民都不得通行。”


“为啥不让通行呢?”戚英问。


货郎回答道:“山寨里面复杂,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,去了不仅被拦,弄不好丢性命。”


戚英道:“山匪那么凶,老人家为啥你上会稽山没事呢?”


货郎笑道:“我是做买卖的。山匪需要盐铁,城里需要山货,我在中间买卖,山匪自然不会杀我。”


戚英听到货郎和山匪相处得很熟,便道:“老人家能向山匪求个情么?让我上山呆几日,我就是一游侠,爱行走江湖。说不定我能说服山寨寨主,让他放开山路。”


货郎道:“这个我可以帮忙问下。他们答不答应,那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

戚英听后欢喜道:“好,多谢老人家。”


货郎又道:“客官身上的那把枪,叫神威烈水枪吧,如果要上山走动,万不可带上那把枪上山。”


戚英听完感到很奇怪,这平凡的货郎,怎么就认得出自己的家传宝枪?登州老家人都很少有人识得此枪。


他吃惊问道:“老人家,你怎么识得此枪的呢?”


货郎哑了一会,回答道:“我拉货这么多年,天南地北的人都见过,道听途说过此枪的模样。”


“哦!”戚英没再多疑,道:“没事,只是比一般枪多贵几个钱,难道山匪还贪图我这把兵器?”


货郎不语了,不知不觉中到达了会稽山。


马车行驶到会稽山口,被一股山匪摆手打招呼。


货郎勒住了马,马一声鸣叫停住了。


戚英睡在雨棚里,听到外面有声音大声问道:“老头,我的烟草买了没?”


货郎回答道:“你的烟草没货了,下次才有。”


戚英下了车。他背着枪,拍了拍青衣上的灰尘,打着呵欠走到马车前,见拦路的是十几名头裹蓝布,手握刀矛,面色不善的青年大汉。


匪兵见货车上还有人出来,吃了一惊。一名匪兵问:“怎么车里还有人?”


货郎回答道:“他是个游侠,想上山和大家喝杯酒。”


匪兵问:“他想入伙?”


货郎道:“那倒没有,他想和大伙交个朋友。”


匪兵不高兴了,用刀指着戚英,怒喝道:“不入伙来喝什么酒?此路不通了,回去吧!”


匪兵见他背着枪像游侠,口气算礼貌了。要是商人平民,早就拳打脚踢了。


戚英对山匪不满道:“你们这样太不讲绿林规矩了,哪有不收买路财就直接把人赶回去的!”


“我说不能过就不能过!”匪兵大叫,要生气了。


“为何?”戚英追问。


匪兵被问得发火,举刀怒道:“你这厮再不走,小心我把你剁成肉酱!”


货郎拉了拉戚英,暗示他快走,别惹祸。


戚英偏不走,放下枪,在路边折了一根竹子,对山匪笑道:“我今日偏不走了,要么你们乖乖请我上山喝酒,要么我请众位吃一盘竹笋炒肉。”


那十几名山匪气得牙齿格格响,举起大刀长矛向戚英围攻而来。


戚英使着竹子指东打西,望南打北,不一会儿把这十几名山匪打趴在地上。他们疼得唉哟直叫。


戚英笑道:“这竹笋炒肉的味道应该不错吧,哈哈。”


“来者何人?吃我一刀!”一个声音从山林传出。人未到声先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