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知否之护姐狂魔 > 第121章 奇葩母子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盛长桢思索半晌,还是不得要领,只能驱散了脑中不靠谱的想法,回想起眼前淑兰的事来。


他对这件事自然很是了解。


孙志高,出身历代务农的孙家,是宥阳一带小有名气的读书人。


之所以有名气,是因为他虽出身贫寒,却在十二岁那年中了秀才。


少年得志,又是寒门贵子,故而引来宥阳不少人家的瞩目。


其中,就有宥阳盛家的大老爷盛维。


要说这盛家,大房盛维经商,二房盛纮为官,这本是极好的搭配。


经商的盛维因为朝中有人撑腰,从而能够放开手脚,不必看那些刀笔吏的脸色。


为官的盛纮因为有大房供应开销,可以免于贪污受贿,也能有钱上下打点,不必紧巴巴的做官。


兄弟俩互相扶持,这便是最牢固最长久的关系。


但盛维心里还是有些憋屈啊,毕竟大周官不如商,在这合作互助的关系中,他盛维这一方终究还是要弱势一些。


虽然盛维气量没有那么狭小,还不至于嫉妒做官的堂弟家,但羡慕之情总是有的。


说起来这里头还有王若弗的缘故。


盛维夫人李氏几次求王若弗办事,王若弗虽都依模依样给办了,却没少给李氏脸色看。


这也是王若弗性格使然,得了乖就总爱在别人面前显摆一下。


李氏心里却是有了疙瘩,回头又和自家丈夫说起。


盛维也思考起此事,觉得堂弟家的关系虽牢靠,终究还是自家出个官老爷最好,办事也方便,不用再隔着一层。


偏偏盛维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材料,长松喜欢经商治产,长梧喜欢舞枪弄棒,其余人更是碌碌无为。


因此盛维虽希望子孙里出个官儿,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

盛维只能退而求其次,给自家女儿寻个做官的夫婿。


只不过因为盛家大房是商贾之家,大部分官宦人家都嫌弃他们家,不愿和他家结亲。


绩优股没戏,盛维便想着投资潜力股,专从那些有望中举的年轻学子中挑选女婿。


正巧这时候,孙志高冒出头来了。


盛维也是眼力不济,识人不明,好死不死地偏偏就挑了他这支臭股,把女儿淑兰许配给了他,还陪了丰厚的嫁妆。


盛维想得是极好,日后孙志高要是中了举当了官,他盛家大房也能水涨船高,外孙说不定也能因此入仕途,以后就绵延不绝了。


可惜,他看错了孙志高。


孙志高虽纳了淑兰为妻,却是自始至终都看不起盛家大房。


他看中的,只是盛维送来的丰厚陪嫁。


而且这孙志高,自中了秀才就飘飘然起来,觉得自己天资纵横,不可一世,整日里和些狐朋狗友流连烟花柳巷。


不仅对家中妻子也是不管不顾,连功课也荒废了。


十二岁中了秀才,一直到如今也还是个秀才!几次乡试都无功而返。


这之后,孙志高就更加自暴自弃,放浪形骸,收了好几房外室。


这不,孙志高最近迷上了一个青楼女子,还搞大了她的肚子。


孙母因为淑兰向无所出,就逼着她让她纳这个妓女进门。


说起这个孙母,也是个奇葩。


自打她儿子中了秀才,顿时就眼高于顶,觉得状元对她儿子来说,不过是手到擒来。


因此,她向来是看不起盛家大房的,对淑兰也是非打即骂,动不动就要给她立规矩。


一边享受着淑兰的嫁妆带来的富足生活,一边又把淑兰骂得狗都不如,孙母就是这么个玩意儿。


孙母大骂淑兰的最重要理由,就是嫌弃淑兰入门几年,一直没能为她孙家生儿育女。


淑兰其实为孙志高纳了好几房妾室,孙志高倒也安稳了几天,但没过多久就腻味了,继续扑向外头的野花野草。


孙母也是个脑子装满草的,不知道管教自己的儿子,反而去骂淑兰,说是因为淑兰善妒,这才让孙家至今还没有子息。


她也不想想,淑兰一个人生不出来还可能是淑兰的问题,但那么多妾室都生不出来,怪谁?


还不是他那个废物儿子么!


这回那妓女大了肚子,还不知道是不是孙志高的狐朋狗友留的种呢!


在盛长桢看来,恐怕孙志高头上,已经是一片青青草原了。


孙母可不这么想,在她眼里,儿子是天,儿子是地,孙志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儿子,干什么都好。


听说那妓女怀了孕,她马上一幅夙愿得偿的样子,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喜笑颜开。


然后,她就开始逼着淑兰同意纳那妓女进门当小妾。


但淑兰这回却是一反常态地不再忍耐,坚决反对,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娘家的大老太太和李氏。


这下大老太太和李氏可就坐不住了。


说实话,淑兰在孙家过得不如意,她们一向也是知晓的。


盛家在宥阳权势人脉俱是一流,又岂会打听不到孙家的情况?


但女儿嫁都嫁了,她们也是无可奈何。


俗话说,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


这时代,女子嫁人之后,基本上就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。


一次婚姻,就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。


对大周的女子来说,婚姻就像赌博,赌赢了固然好,但赌输了那就再无翻盘机会。


除非是被休或者和离。


但一旦如此,男子还可以继续娶妻纳妾,女子却会被千夫所指,背负无尽的骂名。


因此,盛家众人才会明知淑兰受尽委屈,还是默默忍耐。


只能在钱财产业上给予支持,希望孙家母子能够看在这些的份上,好好待淑兰。


很明显,盛家的期盼落空了,他们越忍让,孙氏母子越觉得他们软弱可欺,对淑兰也是变本加厉。


只不过这次,孙家母子所为却是触及乐盛家的底线。


不纳青楼女子为妾,那是盛家的祖训!


盛家当年,就因为纳了青楼女子,导致家宅不宁,差点面临倾覆之祸。


这就是前车之鉴。


如今,大老太太又岂能让故事在淑兰身上重演?


盛家什么都能忍让,唯独这条,绝不忍让!


大老太太当机立断,让淑兰和孙家和离。


而且只能和离,不能被休。


大周女子若是被休,不仅自己蒙羞,连带娘家也要被人指指点点。


但和离就不一样了,总算还能保留一分体面。


因此大老太太决定,宁可给孙家留一半嫁妆,也坚决要和离。


这样,对品兰这些未出阁的女儿的影响也能够小一点。


盛长桢自然是了解这件事的始末,他也很是同情淑兰姐姐的遭遇。


若是错过也就算了,既然让他碰到了,总要出手相助的。


孙志高,秀才,神童?真是可笑!


另一边,明兰也是好说歹说,总算把抽泣不止的品兰哄回房休息了。chapt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