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朱厚照刘瑾 > 第210章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第210章


以夷制夷,用钱粮换取土司们的忠心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

朱厚照原本打算,等云南的叛乱结束后,再开始施行新西南的方案。


但眼下,战争不知要拖多久,他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就开始推广。毕竟,叛乱只是云南的一个小范围,大部分地区尚且是安定的。


在朱厚照这个穿越者的眼里,西南的症结所在,可谓是一目了然,解决起来,只要对症下药即可。


在西南问题上,明朝一贯所采取的,都是刚柔并济的手段。


所谓柔,是针对于那些听话的土司,朝廷每年会调拨有些钱粮出来,以恩赐形式送给这些土司,想要以这种方式,来获得土司们的忠心。


而刚的一面,就是治军所的设立,整个西南,治军所有数百个,总共兵力大约是七八万,这个治军所,就像是大明扎在西南的钉子一样,成了土司们忌惮的存在。


任何土司,想要叛乱都需要考虑治军所的威胁力。


不过,从西南之地缕缕爆发匪患,叛乱的现状来看。


这一刚一柔,不能说完全没有成效,但效果只是了了罢了。


首先说柔。


朝廷赐粮赐钱,都是通过当地的官员,将钱粮送到土司手里。


土司拿了钱粮之后,都是肥了自身,治下的土民们,根本见不到朝廷的恩赏。


便是生活艰难的时候,土司选择将一部分钱粮发放下去,得了好处的土人,也不会觉得朝廷有多好。


恰恰相反,在那些土人眼里,发钱发粮的土司,才是善良的化身,是值得他们去追随,效忠的对象。


如此一来,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朝廷这边赐下的东西,被土司们用来收买人心了。


假如哪一日,土司生了反意,往往是登高一呼,就有无数感恩戴德的土人追随。


此外,西南之地的土人们,大多数不能识文断字的存在。


不读四书五经,不懂儒家忠君那一套、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思想,知识。都是土司们传播下去的。


不难想象,土司们为了长远的利益,定不会给土人们传播朝廷有多好,皇帝有多仁德的思想。


他们需要做的,就是在必要时候,引导土人们的思维,将治下的土人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
说穿了,这叫愚民。


此前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朝廷方面倒是在西南设立过一些学堂,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


原因很简答,入学堂要钱,还耗费时间。土人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劳作,来维持生活,谁有闲心去读四书五经?


此外,土司对学堂也是阳奉阴违罢了,时常派人捣乱。


便是一些有件事的土人进了学堂,也很快会惹得土司不满。所以,这学堂之事,最后就不了了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