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宋文魁 > 第811章 文化盲人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www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张唐卿直接哭笑不得,“六叔公,您六十好几了,干嘛还要科举考试啊?”


张增润也有点不好意思,按理说到了耳顺的年纪,不该有这么争强好胜的心思,可张增润也想尝一尝当官的滋味。


“嘿嘿,唐卿啊,我本来就是想试一试,看看能不能中举,没想到,没想到啊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
张唐卿也郁闷了,这可如何是好?让张增润去某县干一个押司,还是去路、府随便找个从九品的小官?亦或是在开封给他谋个从九品小官。


根据《景祐寄禄格》的规定,天下从九品小官多如牛毛,一个县里至少有七八个,更别说往上的衙门里了,估计全天下从九品小官有好几万人。


可关键是张增润的年龄摆在这了。


“六叔公,您说现在怎么办?您让唐安怎么自处?”


“唐安不是在关外东路为官吗?”


“可唐安是一县知县啊,总有回来的一天。”


“当年你和你爹爹怎么办的,我和唐安照此办理呗。”


张唐卿彻底被打败了。


当初制定政策的时候,就没想到张增润这种情况,这不是拿朝廷的科举考试当儿戏吗?


张唐卿想了半天,才说道:“六叔公,要不您到临淄去做押司?”


“唐卿,当真?”


“额……当真。”


“好,那我就去临淄,总归距离益都不远,挺好挺好。”


张唐卿无语的看着张增润,只能仰天长啸。


王柔笑道:“六叔公去临淄也好,距离老家又不远。”


“唐卿家里的,你可莫要笑话你六叔公,我也没想到会有副榜这一说啊。”


王柔真想哈哈大笑几声。


从来没见过张唐卿这么为难,哪怕当年他和张桂山一个榜首,一个榜尾,张唐卿都能云淡风轻的处理掉,可在张增润这件事上,张唐卿毫无办法。


张唐卿能预料到,明天之后,张家可能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。


等张增润走了,张唐卿使劲搓了搓脸。


“看来我还是想差了啊。”


王柔主动帮张唐卿捏着肩膀,笑道:“您也没想到会有六十多岁的参加科举吧?”


“是啊,真没想到。”


“展昭。”


“末将在。”


“跟吏部说一声,能不能把我六叔公安排在临淄当押司,再让吏部统计一下这一科考生的年龄分布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官人,您又要改革?”,王柔吃惊的问道。


自从张唐主政政事堂,改了多少项目了?刚热乎的律法就又要改吗?


“为了防止六叔公之事再发生,要限制一下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了。”


王柔娇笑不已。


吏部尚书刘滋没明白统计年龄分布是什么意思,后来回家问了在大学读书的孙子刘岭。


“翁翁,可是使相布置的题目?”


“为何这么说?”


“普天之下,懂得分布一词的,不过寥寥几人,能让翁翁亲自办理的,政事堂中只有使相大人一人。”


刘滋有点恼怒,训斥道:“混账,难道老夫不懂分布是什么意思吗?”


“您理解的分布,和使相所说的年龄分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翁翁,孙儿还是觉得,您最好请大学的学生帮您统计,否则,拿不出使相想要的数据,要挨训了。”


“数据?”,刘滋更懵了,数据是啥?


刘岭叹了口气,“哎,这就是钱先生所说的新时期的文盲吧。”


“文盲是何意?”


“哦,哦,没啥意思,翁翁,需要我的同学帮忙吗?明日正好是休沐,大家都没事干。”


“哦,哦,请他们帮忙吧,晚上老夫请他们吃酒。”


“好。”,刘岭说完,跑出去邀请同学了。


刘滋想知道文盲到底是什么意思,可有不好意思问刘岭,生怕刘岭再说一个他不懂的词语。


刘滋和晏殊的关系还算不错,晏殊虽然和张唐卿闹的不愉快,不过晏殊还是接受了张唐卿的邀请,到大学担任了大宋皇家学员集贤殿大学士一职,主要负责教授十三经。


晏殊在开封府城里有宅子,当刘滋敲开晏殊家的大门后,晏殊没回来。


刘滋又去找了庞籍,庞籍的儿子和他最小的弟弟好像也在大学读书。


庞籍听了刘滋的问题,也是一脸懵逼,赶紧把小儿子和弟弟喊了过来。


“额,刘大人,刘岭当真说您是文盲?”


刘滋认真的点了点头。


庞籍呵斥道:“哪那么多话?赶紧说,文盲到底是何意?”


“文化盲人。”,庞籍的儿子庞元英轻声说道。


“文化盲人?”,庞籍和刘滋咀嚼了一下这四个字。


刘滋瞬间暴怒,怒气值直接拉满了,“混账东西,敢骂老夫不识字?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,庞相,下官告退。”


“额,刘吏部,制怒制怒,我觉得,孩子说的没错。”


“啥?”


“咱们不是文盲是什么?”


“啥?”


庞籍苦笑道:“刘吏部,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对大宋皇家大学教授的学问一问三不知,就比如这年龄分布,到底是干什么用的?如何统计?咱们不知道啊,不是文盲是什么?”


“额……”


刘滋想了想,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。


“你和地方官吏接触不多,可户部、刑部、工部和地方官吏接触特别多,除了户部以外,其他几个部,每次行公文之前,都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


“为何?”


“因为这几科制科出身的知县知府们,能把部里的公文喷的一文钱不值。”


“什么?反了他们了,庞相跟我说都是有谁,我看看等三年一勘磨的时候他们怎么办。”


“可人家喷的对啊。”


“啊?”


“工部要在长江上架设几座浮桥,公文发到沿江几个县,要求沿江的县配合施工,做好后勤保障。”


“这很正常啊,使相也支持大规模架设浮桥。”


“可一个学生是军器监出来的,人家说,军器监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铁桥,为何还要劳民伤财的建造承载量如此低的浮桥?这不是劳民伤财吗?”


“何谓承载量?”


“顾名思义,意思应该是说不能一次性上去很多人的意思。”


“哦,明白了,军器监当真有?”